fbpx
復星國際榮獲《信報》頒發「ESG表彰計劃2023」榮譽標誌及嘉許狀

復星國際榮獲《信報》頒發「ESG表彰計劃2023」榮譽標誌及嘉許狀

香港首份專業財經中文報章《信報》於8月18日公佈ESG 領域上表現突出的企業名單。復星國際榮獲《信報》頒發的「ESG表彰計劃2023」榮譽標誌及嘉許狀,表彰公司在環境、社會、治理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獲市場認可。
日圓尋底創33年新低 兌港元跌穿5.2簡直遊日福音

日圓尋底創33年新低 兌港元跌穿5.2簡直遊日福音

美匯指數升至106.6的11個月高位,日圓兌美元匯價跌穿150水平;兌港元方面,每百日圓最低兌5.18港元,低於去年最低位。雖然市場人士曾揣測,日本政府早前曾出手干預日圓匯價,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官員指出,日圓跌勢只受制於基本因素,日本政府並無干預匯市的理據。
若字節跳動上市 張一鳴或超越Elon Musk成首位華人世界首富

若字節跳動上市 張一鳴或超越Elon Musk成首位華人世界首富

根據報導,字節跳動今年上半年的總營收達到540億美元(約4,205億港元),這意味著他們每天至少賺取2.95億美元(約23億港元),已經遠超過騰訊。如果字節跳動上市,持有約20%股份的張一鳴有望成為身家超過1700億美元(約1.3萬億港元)的富豪,超越目前的世界首富Elon Musk。然而,字節跳動在赴港上市的事宜一直未有確定。
阿根廷政府簽「比特幣協議」 南美貨幣邁進「比特幣化」

阿根廷政府簽「比特幣協議」 南美貨幣邁進「比特幣化」

奧地利經擠學派出生的米萊(Javier Milei)一直是比特布大友好,他最近勝出阿根廷總統選舉之前,已不諱言「央行是一個騙局,是政客們用通貨膨脹稅收欺騙好人的機制。」他當選後政府即刻做嘢,該國外交部長戴安娜·蒙迪諾(Diana Mondino)上星期發布令人震驚的聲明,並簽署「比特幣協議」,確認比特幣可用於結算合同,把國家貨幣進一步推向比特幣化。
南韓育兒津貼增至17.3萬 0至7歲兒童都受惠

南韓育兒津貼增至17.3萬 0至7歲兒童都受惠

南韓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韓國政府為應對不斷降低的生育率,專門應對有關現象的低生育老齡社會委員會周一(22日)宣布擴大育兒援助,從今年起出生的嬰兒,由出生至7歲間每年均可領取補助,累計至少能獲2960萬韓元(約17.33萬港元),冀藉此鼓勵生育。
網龍與沙特阿拉伯多方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人類能力革新

網龍與沙特阿拉伯多方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人類能力革新

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 –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網龍」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777)欣然宣佈,將在沙特阿拉伯開展一系列的戰略合作以改變該國的教育技術格局。這些倡議首次亮相于上周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特阿拉伯人類能力倡議大會上,標誌著在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阿勒沙特 (Mohammed bin Salman Al Saud) 富有遠見的領導下,沙特的教育發展邁出重要一步。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一百多個國家的參會者,為釋放人類潛能的全球倡議樹立了基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聯儲局減息無期 非美貨幣大貶值 外資撤出亞洲新興市場

聯儲局減息無期 非美貨幣大貶值 外資撤出亞洲新興市場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高息環境可能要維持一段時間。面對減息機會愈來愈渺茫,加之美元太貴,非美元貨幣不停貶值,全球基金都從亞洲的新興市場中投降撤出,長達五個月的股票搶購潮就咁結束咗。
花旗睇好三中全會中央送禮 恒指目標20500點

花旗睇好三中全會中央送禮 恒指目標20500點

美股係咁升,以港股表現,近期未再大跌已算叻仔。花旗集團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對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報告指出,內地居民用電量穩步上升,反映經濟復甦的曙光已現,加上中資企業的盈利能力趨於改善,將有利於香港和內地股市的表現。考慮到美國將逐步減息,報告認為H股的投資吸引力或將高於A股,認為。恒指可能進一步攀升至22000點的高位。
美國減息下睇好馬拉印尼市場 野村三大原因睇淡中國

美國減息下睇好馬拉印尼市場 野村三大原因睇淡中國

在日前的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發表重要講話,暗示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令市場普遍預期9月將迎來減息。按照歷史劇本,減息潮下新興市場會受惠低息環境,不過野村認為,今次減息中,亞洲最大得益市場是馬來西亞及印尼,中國的評級則被睇淡,由「增持」下調至「中性」。
2024年創全球史上最高溫 經濟損失達2.5萬億

2024年創全球史上最高溫 經濟損失達2.5萬億

最新科學數據揭示驚人事實:2024年即將刷新全球氣溫紀錄。根據歐洲權威氣候研究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的觀測,今年地球暖化情況較工業革命前升溫超過1.5℃,情況令人憂慮。單單2024年,因氣候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200億美元,折合2.5萬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