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3年來回報首錄正數 中港股票勁蝕 美日助力最大
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指,強積金2023年12月投資回報約為2.18%,2023年全年收益約達3.51%,為3年來首次錄得年度正回報。全年累計收益約374億元,以469萬名強積金成員計算,相當於每名成員的平均累計收益約8,000元。
比亞迪銷量超Tesla 成電動車全球出貨一哥
比亞迪(01211)去年第四季售出526,409輛純電動車,較Tesla的494,989輛多出31,420輛,銷量首度超越Tesla,成為全球電動車出貨新一哥。同時,因完成全年銷量300萬輛的目標,比亞迪將向經銷商發放總值約20億元人民幣(約22億港元)的花紅作獎勵。
金融時報預言X將破產 估值大跌71%
Elon Musk於2022年10月斥資440億美元(約3.4萬億港元)收購X(前稱Twitter),在 2023 年經歷了新 LOGO 和多項新功能的轉變後,仍未有太大改變。富達(Fidelity)認為,X最新估值已較Elon Musk收購時累跌71.5%。金融時報更預言 2024 年「很可能會破產…」。
2024年會成為AI元年?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表示,聯準會(Fed)利率政策的轉向力道將遠低於市場預期,預期2024年利率只會下調3碼,此外,先前全球央行緊縮政策的影響將繼續在經濟中發揮作用,在高借貸成本衝擊下,明年歐、美企業違約率都將上升。惠譽指出,違約率提高反映了持續的總經逆風,雖然美國不會在2024年陷入衰退,但經濟成長將相對於今年放緩。
紐時告微軟OpenAI挪用文章訓練AI 稱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紐約時報》以侵犯版權爲由,向法庭起訴微軟(MSFT.US)和OpenAI,指摘兩間公司未經其許可,就用其文章以訓練ChatGPT等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紐約時報》指有關問題給公司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中國下個監管目標係遊戲業?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無預警發布《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規範包括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路遊戲時長、禁止未成年人登入不適合的遊戲、限制付費服務等。消息公布後,引發業界與市場投資人回想起 2021 年國家對科技行業的嚴厲鎮壓而產生擔憂,中國遊戲股的股價應聲下跌,中國最大網遊公司騰訊股價更是暴跌-16%,為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投資中國股市是2023年最錯決定 高盛策略師:從中學懂2大教訓
2023年中港股市愈跌愈深,眼望歐美日等主要股市連連破頂,港股卻變成「全球最廢」,全年暫時約跌17%,退至16000點死亡邊緣,更被內地人恥笑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老實說,除了沈大師之流,沒有甚麼人非常睇好港股2024的表現。另一邊廂的內地滬深300指數暫跌14%,相反納指長升長有,暫升43%。今年初看好中國疫情後經濟反彈的高盛集團全球貨幣、利率及新興市場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都承認看錯了中國市場,並後中得到兩大教訓。
港股冬至收皮 內地突發擬文件限制網絡遊戲 恒指由升轉跌 騰訊網易半日大跌7.17%及12.8%
降息預期升溫,昨晚(22日)美股造好,道指反彈322點或0.9%,港股今朝本來高開121點或0.7%,報16743點。當大家以為港股這幾日升勢持續,強勢反彈有機會來臨之際,國家新聞出版署突然發布《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有意限制玩家遊玩網絡遊戲,港股很快由升轉跌,中午收市跌0.43%至16548.98點,其中騰訊(00700)跌7.17%,網易(09999)更大跌12.8%。
遠離港股 2024年展望 盤點全球最強股市 一國股市3年升453%
又到年尾,2023年有做投資嘅大家相信都會有共識,下年真係唔好掂港股喇!咁除美股之外,應該投資邊度好?其實都有唔少選擇,筆者就用2023年嘅全球股市指數表現,同大家展望2024年,應該將寶貴嘅金錢投放在邊個市場。
泰國瑞幸反告中國侵權 索賠22億港元
早前,內地連鎖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控告泰國皇家50R集團(50R Group)侵犯商標版權敗訴 。泰國瑞幸母公司近日,以中國瑞幸多次強逼原告停止使用有關商標,以及多次強制扣押原告財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等,入稟法院向中國瑞幸提出索賠,涉款100億泰銖(約22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