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是什麼?】該怎麼看?5分鐘教學 讓您輕鬆找出有實力的長線投資公司!

【損益表是什麼?】該怎麼看?5分鐘教學 讓您輕鬆找出有實力的長線投資公司!

在商業世界中,3大財務報表包含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其中,損益表(也稱為收益表/ P&L報表/ 利潤表)是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對企業至關重要,也對投資者、股東和財務分析師等多方利益相關者來說,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透過這些報表能快速的觀察一間公司營運狀況,也讓投資者初步了解公司的經營成果。WavingCat 招財貓將深入提供了損益表的全面介紹,從基本組成部分到解讀和分析的方法、如何將其與其他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一同使用來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為什麼它對企業的財務健康至關重要。

Table of Contents

損益表是什麼?

損益表 (英文:Income Statement) 是公司重要的主要財務報表:三大報表之一,目的是報告公司在一年、一季或某個時段內發生的收入、支出、收益、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淨收益。損益表之所以稱為「損益」,是因為它可用於評估企業在特定時間段內的財務狀況,將所有收入減去所有支出,即可看出公司是否獲利賺錢。

損益表有什麼用途?功能?

損益表對企業經營者、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都應該密切關注損益表,因為損益表提供了極為重要、全面、最準確的財務信息。下面5方面詳細解釋為什麼損益表如此重要,包括管理決策、投資分析、貸款批准、稅務規劃,以及內部監控。

功能1: 管理決策

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損益表了解收入和支出的來源,進而做出更合理和有效的經營決策。例如,若某產品的利潤率特別高,則可能會增加該產品的生產;反之,若某一產品虧損嚴重,則可能會考慮停產。

功能2: 投資分析

投資者會密切關注企業的損益表以評估其盈利能力和成長潛力。損益表可以顯示該企業是否具備長期盈利的能力,從而幫助投資者做出是否購買股票的決定。

功能3: 貸款批准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考慮是否批准企業貸款時,通常會查看其損益表。如果該企業能夠顯示穩定的收入和合理的支出,則更有可能獲得貸款批准。

功能4: 稅務規劃

損益表不僅顯示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還有助於更有效地進行稅務規劃。透過稅務規劃,企業可以了解哪些支出能夠作為減稅項目,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都是損益表能夠提供的重要信息。

內部監控

對於企業內部管理層來說,損益表也是一個重要的監控工具。通過定期查看損益表,可以及時發現任何不正常的變化或潛在問題,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損益表的組成部分 

損益表可以分為收入 (Revenues)、支出 (Expenses)、稅前淨利 (Income before tax)、稅後淨利 (Net income) 這幾個部分,收入就是這段期間流入的錢、支出就是這段時間流出的錢,而流入與流出的費用差異就是淨利(損益)。

收入 

損益表中的收入是透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賺取的金額。

支出

損益表中的支出包括銷售成本、管理與行政費用、利息支出等。

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是公司在計算所得稅之前獲得的淨收益。它包括了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以及所有其他收入和費用,包括非營業性的。簡單來說,稅前淨利是公司在支付任何所得稅之前能夠賺到的錢。

稅前淨利 = 營業利潤(或營業收入)+ 非營業項目(收入或費用)

稅後淨利

稅後淨利,或稱為淨利潤、淨收益,是指公司在支付所有費用,包括所得稅後所剩餘的盈餘。這是投資者和分析師最為關注的數字,因為它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稅後淨利(淨收益)= 稅前淨利−所得稅

稅前淨利 vs 稅後淨利

  • 涵蓋範圍:稅前淨利包括所有的營業和非營業項目,但不包括所得稅。稅後淨利則是在扣除所得稅後的最終盈餘。
  • 用途:稅前淨利常用於計算公司的稅負,以及進行不同稅率環境下的橫向比較。稅後淨利則多用於評估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 外部利害關係人關注度:投資者和分析師更可能關注稅後淨利,因為它代表公司的真實盈利狀況。然而,稅前淨利也是個重要的指標,特別是對於公司管理層來說。

損益表的基本項目

其實每間公司的損益表主要架構差不多,但是營收、費用、淨利底下可能還有不同細項。不同公司於所進行的業務或類型而有不同,所計算的損益項目可能略有差異,但常見的項目大部分相同,且國內和海外都一樣,包括以下10種:

營業收入 (Revenue/ Sales):

營業收入,也稱銷售收入、營業額、營收,是指公司一段時間內,來自本業銷售或服務的收入,會在報表的最上方,收入越高代表生意越好。營業收入非常重要,許多人會關注營收成長率,但也要注意,有時營收增加的來源是來自購併、或者來自大量的折價與廣告,因此仍必須檢查其他財務指標,才能確定營收成長的品質。

營業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Cost of revenue)

營業成本就是與銷售產品相關的直接成本,所謂直接成本,就是當營業收入發生時也必然伴隨發生的成本,例如你販售飲料,那每多賣一杯飲料,勢必需要多耗費一個飲料的原物料,以及包裝罐的成本。例如:零件、原料和其他費用的分配,也包括折舊。

營業毛利 (Gross Profit)

從營業收入中減去營業成本可以得出毛利,這是判斷公司獲利能力的基本指標。毛利一般需要跟營收做比較,才能分辨出它的高低程度,毛利高一般是好的,但不絕對。營收高但毛利低,則代表公司屬於薄利多銷的類型。

營業費用 (Operating expenses)

營業費用包含一些與銷售商品或服務有關的費用,例如:辦公室、人事支出、廣告行銷和促銷費用、技術、研發、投資出售收益/損失、外匯影等許多其他與行業相關的費用。費用也可以稱為間接成本。間接成本也可以理解成是指無論銷售增減與否,都會發生的費用。在財報中,有些會列出費用的細項 (例如行銷、物流、研發),因此你可以知道錢花去哪。

營業利益 (Operating income/ EBIT)

營業利益指的是毛利扣掉營業費用後剩餘的獲利。由於此金額尚未考慮業外收支,也沒有扣掉利息和稅務,因此也稱稅前息前利潤。營業利益也代表了公司靠「本業」所賺取的稅前息前獲利。

利息費用 (Interest Expense)

公司通常會將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在損益表中劃分為單獨的項目。

ㄧ些高槓桿經營、債務較大的公司(例如公用事業),利息支出會是占比很大的一項。

業外損益 (Other income)

業外損益也稱為業外收支,代表非透過本業營運產生的收入或支出,一般是投資,或者出售廠房土地等收入。有可能多賺,但也有可能多賠。但這項數字一般認為非常態性,沒有延續性,因此雖然會影響公司最後盈餘,但在財務預估上較無參考價值。業外損益可能是正值或負值。如果業外是淨收入,在計算時就是加項,是淨支出時則是減項。

稅前淨利 (EBT、Pre-Tax Income)

EBT代表稅前收入,是從營業收入中減去利息費)。未計算稅款之前,公司可以是賺錢(稅前淨利)或虧損(稅前淨損)。

所得稅 (Income Taxes)

所得稅指公司當年度收取的各種稅費,主要是包括營業稅與營業所得稅,以及其他包含如房屋稅、地價稅等。

稅後淨利/ 淨收益 (Net Income after tax)

從稅前收入中扣除所得稅來計算的,也就是所有收入減所有費用的數字,正值即為稅後淨利、負值即為稅後淨損失。一般會更進一步去看每股盈餘(EPS),來評估淨利,因為單從淨利並無法得知獲利對單一股東的影響。

損益表的特殊項目

有些項目也是有用的數值,但並非所有財報或網站都會列出來,例如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的獲利 (EBITDA) 和折舊及攤銷費用 (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 Expense)。

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的獲利

EBITDA = 營收 – 費用 (不包含稅費、利息、折舊與攤銷)。

折舊及攤銷費用

折舊和攤銷是會計師為分散資本資產而創建的,代表把過去產生的支出費用(例如購置廠房設備、併購)到這一期認列一部份,一般是包含在營業費用項目中,帳面上獲利減少,但不會發生實際的現金支出。某些國外的企業會附上上述兩項,主要會用在評估一些高資本投入的公司,因為這類公司投資巨大、且持續加大資本投入,導致短期內會有巨額的折舊或利息,即使有賺到錢,在損益表上也通常無法呈現出獲利。

損益表的格式

備註:此為損益表簡化版的格式,並非一般損益表呈現。

*所得稅費用由政府規定。

損益表應如何解讀?損益表的計算公式

本文將探討如何解讀損益表以及與其他財務報表的關係前,可以先了解這 5 個財務比率和指標的公式:

財務比率和指標如何解讀公式
營業毛利公司獲利基本指標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營業利益公司本業是否賺錢營業毛利 – 營業費用
稅前淨利公司本業或業外是否賺錢營業利益 + 營業外損益
稅後淨利公司最終獲利狀況稅前淨利 – 所得稅
每股盈餘(EPS)公司每1股可賺多少錢稅後淨利 ÷ 股數

如何分析損益表?

利潤率 (Profit Margin)

利潤率是公司稅後淨利與營業收入的比例,用於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潤率公式 = (淨收入/ 收入) x 100%

毛利率 (Gross Margin)

毛利率是營業毛利與營業收入的比例,反映了公司主要業務的獲利情況。

毛利率公式 = (毛利/ 營業收入) × 100%

營運利潤 (Operating Profit)

營運利潤是除去成本和營業費用後,由公司主要業務活動產生的收入。

營運利潤公式 = 營業利益/ 營業收入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公司使用股東資金效率的指標。

股東權益報酬率公式 =(稅後淨利/ 股東權益) x 100%

資產報酬率(ROA)

資產報酬率是公司資產獲利能力的指標。

資產報酬率公式 = (稅後淨利潤/資產總額) x 100%

損益表與其他財務報表的關係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提供了企業在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快照,包括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與損益表不同,它不追蹤一段時間內的收入和支出。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記錄了企業在特定期間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它與損益表有密切的關係,但主要關注的是現金變動,而不是收入或支出。

損益表交叉比對其他財務報表

很難只靠損益表看出公司好壞,需要交叉比對三大報表才能了解其他資訊。以下這些都無法單從損益表上的數據得知:

1. 損益表上顯示公司賺 30 億元,但是這 30 億元是已經收到、尚未收回、還是難以收回?這不能在損益表看出來。需要搭配資產負債表觀察應收帳款,及搭配現金流量表看營業現金流量,才能得到進一步的資訊。

2. 損益表上顯示公司賺 20 億元,帳款收回速度快不快?是否會讓公司現金流很緊俏?甚至周轉不來?

3. 公司銷售持續提高,是否也拉高產量,但滯銷、存貨、退回的數量?

4. 公司雖然賺很多錢,但資本運用效率如何?如果增加更多資本,可以賺更多獲利嗎?

5. 公司透過併購成長,營收、淨利都提高了,但整體營運效率、對股東的報酬,真的有變好嗎?

使用損益表分析時注意

當我們試圖解讀和分析損益表時,有5點需要特別注意:

非經常性項目

確保辨識和調整了任何非經常性的收入或支出,因為它們可能會扭曲真實的營運狀況。

認收時機

理解公司何時認列收入和支出,因為不同的認收政策可能會影響財務報表的結果。

帳面操作(Accounting Manipulations)

一些公司會通過不正當的帳面操作來美化損益表。

一次性項目(One-time Items)

這些是非經常性或不屬於正常業務範疇的收入或費用。

季節性差異

某些業務可能受到季節性影響,比如冷飲店在夏天的銷售可能會超過冬天。

不同行業的損益表分析

餐飲業 (Restaurant Business)

營業收入: 分析餐廳的菜品銷售和其他收入(如宴會、外賣)。

營業成本:食材、人工和租金是餐飲業的主要支出。高的食材成本可能意味著浪費或購買成本上升。

營業利益:這反映了餐廳從其主要業務中賺到的錢,低的營業利益可能意味著效率不佳或成本過高。

科技行業 (Tech Industry)

營業收入:來自軟件許可、硬件銷售或提供的服務。

研發支出:科技公司通常有高的研發支出,因為他們需要不斷創新。

營業利益: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公司主要產品或服務的盈利能力。

非營業收入或支出:科技公司可能有來自專利許可或其他業務的非營業收入。

無論是餐飲業還是科技行業,損益表都幫助我們了解公司的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但分析這些數據時,我們必須考慮到各種因素,如季節性、非經常性項目和特定行業的特點。

如何查詢公司的損益表數字? 

如果你想找港股公司的損益表,可以從 aastocks 查詢。如果你想查詢美股的損益表,可以從 orningstar 查詢。如果你想找台股公司的損益表,可以從 goodinfo 查詢。網站上已經分類好本業獲利、業外損益,以及淨損益。

損益表範例

資料來源:aastocks資料來源:orningstar

資料來源:goodinfo

如何從損益表看出公司好壞?

損益表主要是查看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利潤和損失,讓投資人看出公司的獲利能力,
並更了解公司內部的情況,公司內部管理高層也可以透過損益表做出決策。其實損益表的關注重點,是「收入」。因為沒有收入,一間公司就沒辦法活下去。損益表主要觀察這4個收入:

營業收入:代表總營收,且尚未扣除成本。一般會看營收數字,以及營收成長率。後面其他毛利、營業利益、稅後淨利,其實都是營收去扣掉各種支出組成的。

營業毛利:代表公司銷售產品服務的實際獲利。一般會看毛利率長期的變化。

營業利益:毛利扣掉營運費用就是營業利益,代表公司在本業是否有賺到錢。一般會看營業利益率長期的變化。

每股盈餘 (EPS):淨利除以股數就是每股盈餘,帶表公司每股可賺多少錢,可以理解公司的營運成果,不過細節仍需要搭配其他指標參考。

一般會觀察以上這些數字在過去幾年的變化,搭配對公司業務的理解、財報的一些附注細節資訊,即可知道公司營運的狀況,包含以下 4 點:

收入的品質:是起伏不定、還是穩定成長?公司收入是恆常性、持續性,還是專案式收入(例如營建業一個建案)?是來自本業常態收入,還是來自業外一次性收入?

營運的效率:獲利增加時成本費用是否大幅提高?

成本的結構:主要成本受什麼影響?是原物料、人力、資本投入、行銷?

成本的品質:是否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是否有規劃研發支出?是否亂砍成本?高層薪酬是否合理?產業是否需要無止盡的持續投入高額資本支出?是否易受匯率變動影響?

「附註」找到損益表變動的大原因

所以,看損益表該如何看?閱讀財報的第一步是了解一間公司,在那之後的重點在於關注「變動大的數字」。不管是財報上的數字,或者計算後的財務比率,只要變動大的數字,都要特別留意去理解它的原因。好的公司都會主動告訴你某些數字大幅變動的原因。

實用工具和資源

財務分析軟件:如QuickBooks、FreshBooks等。

網站:如Yahoo Finance、Seeking Alpha等,提供免費的財務數據和分析。

快速重點整理:損益表怎麼看?

  1. 損益表是公司重要的主要財務報表之一,簡單來說就是能看公司是否賺錢?從細節能看出公司一段時間內賺了多少錢、支出多少費用。
  2. 損益表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沒學過會計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可以觀察營業毛利、淨收益、營業利益、每股盈餘這幾個項目,若有持續成長代表公司有持續獲利。
  3. 閱讀損益表的重點在於,關注那些大幅變動的項目,想更加了解細節,則是透過財報中的註解文字去了解背後原因。
  4. 損益表能了解公司賺錢狀況,但有些更細節的問題,必須搭配其他報表做參考才能得知。

WavingCat提供即時全面的樓市、移民、置業、財經、加密貨幣、獨家優惠資訊。無論你係投資新手定係資產管理大師,WavingCat都會幫你捉緊錢途。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


上一篇文章恒大停牌1年零5個月 內房股走勢重溫
下一篇文章特朗普疑犯大照變商品 競選款項大增7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