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美股入門

近年越來越多證券行已經支援港人購買美股,如果你未買過美股,WavingCat美股入門為你整合美股懶人包,與你一起捉緊前途!

機艙門飛脫 阿拉斯加航空每名乘客僅賠1.1萬

機艙門飛脫 阿拉斯加航空每名乘客僅賠1.1萬 

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一班航班在早前飛行途中機艙艙門飛脫,航空願為意外向每位乘客賠償1,500 美元(約1.1萬港元)。但不少乘客不滿金額太低,會對航空公司提起訴訟,獲得更高的賠償。
2024年會成為AI元年?

優質科技股能抵上半年美股逆風?

美國銀行將Salesforce、微軟和ServiceNow列為2024年最佳軟體股,但同時也表示目前下定論仍過早,不宜盲目樂觀。分析師指出,儘管軟體股去年上漲 +58%,但由於人工智能的新浪潮、IT支出的提升和雲端轉移趨勢仍然持續,判斷行業尚屬商業循環的早期恢復階段,預計將實現中高位數的營收成長,改善獲利表現,有效對抗2024上半年的週期性逆風。
遭WSJ指控長期吸毒 Elon Musk:份報紙用嚟墊鳥屎都唔配

遭WSJ指控長期吸毒 Elon Musk:份報紙用嚟墊鳥屎都唔配

Tesla CEO Elon Musk貴為全球首富,除了其商業天賦及毅力令人敬佩,另一吸睛之處是他負面新聞多籮籮,又鐘意搞事同抽水,但Tesla股價仍是投資者的寵兒。Tesla剛剛在電動車銷售量輸給比亞迪做老二,公司正面臨不少挑戰的時候,《華爾街日報》(WSJ)日前有報道指控Elon Musk其實長期有吸毒習慣,食勻可卡因、搖頭丸和迷幻蘑菇等,甚至有前董事驚到放棄連任,不過Elon Musk就否認,反指WSJ連用來墊鳥籠內鸚鵡屎都不值。
中港股市上月捱沽297億元 淨流出月份史上第三高

中港股市上月捱沽297億元 淨流出月份史上第三高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2023年12月中港股市資金淨流出是年內最嚴重的月份,亦為歷來流出第三多的月份。據大摩估計,12月份中國/香港股票的月度,主動型長倉基金上月淨沽售中港股票為38億美元(約297億港元),規模僅次於2015年8月、2020年3月。
強積金3年來回報首錄正數 中港股票勁蝕 美日助力最大

強積金3年來回報首錄正數 中港股票勁蝕 美日助力最大

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指,強積金2023年12月投資回報約為2.18%,2023年全年收益約達3.51%,為3年來首次錄得年度正回報。全年累計收益約374億元,以469萬名強積金成員計算,相當於每名成員的平均累計收益約8,000元。
比亞迪銷量超Tesla 成電動車全球出貨一哥

比亞迪銷量超Tesla 成電動車全球出貨一哥

比亞迪(01211)去年第四季售出526,409輛純電動車,較Tesla的494,989輛多出31,420輛,銷量首度超越Tesla,成為全球電動車出貨新一哥。同時,因完成全年銷量300萬輛的目標,比亞迪將向經銷商發放總值約20億元人民幣(約22億港元)的花紅作獎勵。
金融時報預言X將破產 估值大跌71%

金融時報預言X將破產 估值大跌71%

Elon Musk於2022年10月斥資440億美元(約3.4萬億港元)收購X(前稱Twitter),在 2023 年經歷了新 LOGO 和多項新功能的轉變後,仍未有太大改變。富達(Fidelity)認為,X最新估值已較Elon Musk收購時累跌71.5%。金融時報更預言 2024 年「很可能會破產…」。
2024年會成為AI元年?

2024年會成為AI元年?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表示,聯準會(Fed)利率政策的轉向力道將遠低於市場預期,預期2024年利率只會下調3碼,此外,先前全球央行緊縮政策的影響將繼續在經濟中發揮作用,在高借貸成本衝擊下,明年歐、美企業違約率都將上升。惠譽指出,違約率提高反映了持續的總經逆風,雖然美國不會在2024年陷入衰退,但經濟成長將相對於今年放緩。
中國下個監管目標係遊戲業?

中國下個監管目標係遊戲業?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無預警發布《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規範包括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路遊戲時長、禁止未成年人登入不適合的遊戲、限制付費服務等。消息公布後,引發業界與市場投資人回想起 2021 年國家對科技行業的嚴厲鎮壓而產生擔憂,中國遊戲股的股價應聲下跌,中國最大網遊公司騰訊股價更是暴跌-16%,為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投資中國股市是2023年最錯決定 高盛策略師:從中學懂2大教訓

投資中國股市是2023年最錯決定 高盛策略師:從中學懂2大教訓

2023年中港股市愈跌愈深,眼望歐美日等主要股市連連破頂,港股卻變成「全球最廢」,全年暫時約跌17%,退至16000點死亡邊緣,更被內地人恥笑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老實說,除了沈大師之流,沒有甚麼人非常睇好港股2024的表現。另一邊廂的內地滬深300指數暫跌14%,相反納指長升長有,暫升43%。今年初看好中國疫情後經濟反彈的高盛集團全球貨幣、利率及新興市場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都承認看錯了中國市場,並後中得到兩大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