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美股的終極殺手:美債收益率 回顧:2023年10月十年美債突破5% 股市大幅下挫

美股的終極殺手:美債收益率 回顧:2023年10月十年美債突破5% 股市大幅下挫

美股升唔停,心水清的人都正在尋找,股市會因為甚麼而觸發史詩式下跌:美債收益率。現時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至2023年10月以來新高,令市場憂慮可能重現去年的拋售潮。當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曾突破5%關口,引發股市大幅下挫。目前,收益率已觸及4.73%,有望再次挑戰5%大關。 經濟太好 長遠對股市未必好 造成收益率上揚的主因是市場對通脹反彈的擔憂加劇。儘管美聯儲過去兩年持續加息,美國經濟依然保持強勁。最新經濟數據顯示,12月ISM服務業PMI達54.1,遠超分析師預期的53.2。更值得關注的是,價格支付指數從11月的58.2飆升至64.4,創下近一年新高。 就業市場同樣表現強勁,11月JOLTS職位空缺高達810萬個,遠超預期的770萬個。這些數據反映經濟仍然火熱,可能限制美聯儲的降息空間。市場對2025年降息預期已從兩次下調至一次,而在數週前還預期會有三到四次降息。 party已進入尾聲了 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當前市場已進入「好消息即壞消息」的階段。高盛策略師指出,股票與債券收益率的相關性已轉為負值,意味著收益率上升可能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主張也令市場憂慮。其提出的關稅計劃和減稅方案可能引發新一輪通脹,加上政府支出增加可能擴大財政赤字,進一步推高收益率。有分析師指出,美債收益率在美聯儲預期降息的情況下反而上升,實屬罕見,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技術面分析顯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正在突破重要阻力位。市場人士將密切關注週五公佈的非農就業報告,這可能成為影響債市走向的關鍵因素。 (聲明:上述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而作出投資決定。)
蘋果陷三大困境 股價一個月唔夠跌10%

蘋果陷三大困境 股價一個月唔夠跌10%

蘋果(美: AAPL)股價由12月高位的160美元回落至242.7美元,幅度逾10%。蘋果目前正處於多重困境之中,一邊要應對與Alphabet的法律糾紛,另一邊則要在中國市場推出優惠措施以提振銷量。
京都遊客太多 擬設¥10000住宿稅

京都遊客太多 擬設¥10000住宿稅

京都市府正籌劃大幅調整住宿稅制度,計劃將現時最高每人每晚1000日圓的稅率,大幅提升至1萬日圓。這項新政策預計將於下個月提交市議會審議,如果順利獲得通過,最快可能在2026年開始實施。
拜登臨走唔做跛腳鴨 騰訊納「軍事企業名單」 股價半日大跌6.79% 特朗普:卸任前頻設障礙

拜登臨走唔做跛腳鴨 騰訊納「軍事企業名單」 股價半日大跌6.79% 特朗普:卸任前頻設障礙

根據美國《聯邦公報》最新公布,美國國防部於1月6日將多間中國企業納入軍事企業名單,當中包括科技巨頭騰訊控股、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以及道通智能等公司。今早騰訊(00700)開市即跌,半日跌27.8元或6.79%,成交高達352.9億。
美股2025年點部署? 「一月效應」預視全年市況幫到你?

美股2025年點部署? 「一月效應」預視全年市況幫到你?

金融市場中存在着一個所謂的「一月效應」。這個由投資銀行家Sidney Wachtel於1942年首次發現的市場規律,指出股市在每年一月份普遍會有較佳表現,特別是小型股票。據歷史往績,「一月效應」往往視接下來全年的市況,投資者可以好好參考美股一月表現,部署全年策略。 一月效應老是常出現 歷史數據印證了這一觀察。1976年的一項深入研究顯示,自1904年以來,一月份的平均回報率達到3.5%,遠超其他月份0.5%的平均水平。這種現象在194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尤為顯著,尤其體現在小型公司股票上。 然而,這種市場規律並非一成不變。根據彭博社的統計,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的三十年間,小型股票指標羅素2000指數在一月份的平均升幅為1.7%,位居全年第二。但自2014年以來,隨着投資者轉向青睞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該指數在一月份的表現大幅減弱,平均升幅僅為0.1%。 一月效應為何老是常出現? 對於「一月效應」的成因,市場有多種解釋。最廣泛接受的理論認為,這與年底投資者進行稅務虧損收割有關,他們在十二月拋售虧損持倉以降低稅負,待新年伊始再重新建倉。另一種解釋則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出發,認為新年時期人們較易作出投資決策,加上年終獎金的入帳,都可能推動市場上揚。 值得一提的是,Yale Hirsch在1972年提出的「一月晴雨表」理論認為,一月份的市場走勢可預示全年表現。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一理論在1950年至2021年間的準確率高達85%,但質疑者認為這可能只是統計學上的巧合。 一月效應力量減弱 至於「一月效應」近年減弱的原因,分析普遍認為這與市場結構性改變有關。自千禧年前後開始,隨着指數基金和ETF的興起,加上投資者對大型科技股的偏好提升,傳統的季節性效應逐漸被削弱。根據Stock Trader's Almanac的統計,1979年至2001年間,羅素2000指數在年底至次年初的表現平均較大型股高出3.4%,但此後這一差距已縮小至約1%。 展望2025年一月,在經歷了2024年底的大幅調整後,市場表現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主要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的影響。不過,考慮到小型股在去年十二月的顯著跌幅,加上降息預期可能帶來的利好,市場人士對小型股的短期表現仍保持謹慎樂觀。 (聲明:上述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而作出投資決定。)
多倫多匪徒用鏟泥車硬闖銀行 拆毀ATM搶現金

多倫多匪徒用鏟泥車硬闖銀行 拆毀ATM搶現金

加拿大多倫多最近發生了一宗駭人聽聞的銀行盜竊案,匪徒利用工程用鏟泥車強行闖入銀行,搶走ATM內的現金。為兩個月內第二宗同類事件,恐引來仿效。
全球分店達45000間超越Starbucks 蜜雪冰城再求香港上市

全球分店達45000間超越Starbucks 蜜雪冰城再求香港上市

在2025年新年伊始,早前攻港開店的連鎖飲品企業「蜜雪冰城」,再向港交所提交了最新版本的招股書。「蜜雪冰城」近年進軍東南亞,全球分店數量達45,000間,多過Starbucks的約38,000間,咖啡店分店數量世界第一。蜜雪冰城2024年初提交香港上市申請,惟年中申請失效。
拜登後悔退選 「我有實力擊敗特朗普」

拜登後悔退選 「我有實力擊敗特朗普」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對於自己今年退出總統大選的決定感到懊悔。多個消息來源指出,拜登私下曾表示,若他堅持參選,相信能在上月的選舉中擊敗共和黨的特朗普。可見,以他的認知,他當時選擇退選真的是正確決定。
特朗普揚言「未來所有比特幣美國製造」 專家解構:冇可能

特朗普揚言「未來所有比特幣美國製造」 專家解構:冇可能

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在其海湖莊園與加密貨幣礦業高層會晤後,提出了一個競選承諾:確保未來所有比特幣都在美國境內生產。雖然他力言為美國囤幣,並為此設專門部門、內閣人馬全都是比特幣友好,但要做到比特幣完全在美國生產,專家卻明言難過登天。
鮑威爾講明唔買幣 比特幣戰略儲備預期概率40%降至34% 專家建議特朗普的兩招囤幣路

鮑威爾講明唔買幣 比特幣戰略儲備預期概率40%降至34% 專家建議特朗普的兩招囤幣路

近日,知名加密貨幣媒體Wu Blockchain發表了一篇深度分析文章,探討了美聯儲在比特幣戰略儲備計劃中的角色與權限。該文指出,即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反對,也無法阻止未來特朗普政府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因為這項計劃很可能會通過財政部而非央行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