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文 馬時亨反駁「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
近期有內地網民戲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此反駁,香港銀行體系在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中規模最大,亦是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且未見香港有資金外流,認為相關說法「得啖笑」。而馬時亨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時亦指是廢話。
穩定幣交易破5萬億美元 分析師料遲早取代VISA 成支付龍頭
上星期,加密資產管理公司Bitwise的研究分析師Ryan Rasmussen,提出了對2024年加密行業的10大樂觀展望。他表示,穩定幣行業發展勢頭極好,交易量已經超過5萬億美元,並預測明年將超越Visa,成為交易量最大的支付平台。他還預測比特幣的價格將升至8萬美元,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大牛市。
內蒙發現大型金礦 價值170億人仔 不及山東2000億
內蒙古自治區礦藏資源豐富,烏拉特中旗更是中國黃金十強縣市,而圖古日格金礦的探勘人員近日在地質勘查中發現大型金礦,預測資源量達38噸,預估潛在價值約170億元人民幣(約191億港元) 。此前,山東探測的「西嶺金礦」區,潛在經濟價值超2000億元(約2239億港元) 。
中東主權基金將突破78萬億 成香港肥豬肉盼家族辦公室落戶
香港力爭全球家族辦公室落戶,中東富豪家族為是主要目標。香港以前主要吸引內地富豪家族,現在要諗計吸引中東人。政府早前提出,在2025年底前要吸引不少於200個家族辦公室來港的目標,將有適當比例來自中東地區。
全球經濟東西分裂 IMF警告:全球GDP恐損7%
有基金組織指,中美兩國關係緊張以及俄烏戰爭,導致主要經濟強國形成兩大陣營,對全球貿易環境構成嚴重打擊,經濟碎片化導致全球經濟產值損失2.5至7%。縱使沒有迹象顯示全球化廣泛地倒退,但隨著地緣經濟碎片化日益成為現實,斷層線正在出現。情況若持續惡化,最終可能導致新冷戰正式爆發。
湯文亮轉行炒幣賺千萬 2800萬轉定期月收11萬息 惹非法出金疑雲
近日紀惠集團行政總裁及副主席湯文亮在Facebook分享,自己投資Bitcoin大賺逾1,000萬元,並已轉出盈利做定存賺取利息收入收取5%年利率,每月約有11萬港元利息收入。但有關帖文發出後,卻引來幣圈及網民質疑到底如何合法出金。
富途料恒指明年Q1下試14000點
港股準備迎接第四年下跌,為歷史上首次。市場悲觀情緒難以快速扭轉,明年首季港股仍有下試可能。若跌破上年極點底位14,597點,恐怕下試更低水平。有預計指,港股全年波幅約5,100點至7,300點,按此推算,恒指最低見14,000點,最高見21,000點。
「中國風險已大於機會」外資六季撤1.25萬億元
中國自疫情後重新開放以來,經濟反彈力度並非如預期般強勁,而內房危機亦成為大眾的焦點。中國上季除FDI走資,外商亦連續6個季度從中撤走約1,600億美元(約1.25萬億港元)資金,而過往外商普遍會將資金留於境內再投資,但有指現在中國風險已大於機會,外資才削減對中國投資。
全球百大旅遊城市港排17名 東京因乜解究首次打入十大?
英國市場調查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布了2023年全球百大旅遊城市排名榜單,法國巴黎連續第三年位居榜首。香港曾經連續九年位居榜首,及後一度跌出前20名,今年香港重返第17位,且遊客數量的增幅最為顯著,達到2,495%。但港人熟悉的鄉下東京,竟然是史上第一次打入十大!
羅兵咸料財赤達1100億 下財年或續赤字
香港土地及印花稅收入不如預期,財政司長陳茂波此前預告,2023/24財政年度赤字略高於1000億元,下財年或延續赤字狀况。羅兵咸永道香港發布最新預測,料政府今財年將錄得1,100億元的財政赤字;期內整體財政收入為6,510億元,支出為7,610億元。
仲有希望
會計師樓羅兵咸永道預期,港府今個財政年度(2023/24年)財政赤字遠較港府估計的544億元為高。而截至明年3月底止,財政儲備將降至7,248億元,按年減少13%,相當於港府11個月的開支。 稅務合夥人王曉彥認為,港府財政狀況未來的確存在壓力,並不容易應對,但並非處於不健全狀況。
香港支柱仲有幾多淨
根據羅兵咸永道的最新預測,本年度賣地收入為370億元,按年跌47%,較港府原先預計的850億元低56%;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入約為2,645億元,按年跌4%,稍高於政府原先預計的2,602億元;整體印花稅收入將錄得650億元,按年跌7%。
普羅市民呢?
另該行建議,政府亦應考慮提供進一步的稅務和非稅務優惠,以吸引專業人士投身家族辦公室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等重點行業。同時預計,政府下財年未必會恢復盈餘,未來數年財政狀況將持續受壓,被問及港府應否再派發消費券,該行直指不建議,不希望有關措施成為政府經常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