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2022年全年樓價累跌15.59%,創下1998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前公布,去年第四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急增至12,164宗,不僅較上一季的533宗按季大增21.8倍,更為自2005年首季14,040宗後負資產宗數最多。不過有指負資產增加反而同政府之前托市有關。
Table of Contents
負資產大幅上升
金管局數字顯示,上季末涉及負資產按揭金額按季急增21.8倍,達到662.5億元;無抵押部分金額則急升近42倍,增至近25.2億元。銀行自從2011年首季起,並無錄得任何拖欠3個月以上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紀錄。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上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大幅上升,主要由於樓價經歷去年首3季下跌8.5%後,第4季再跌7.7%。 有關負資產個案涉及銀行職員住屋按揭貸款和按揭保險計劃下貸款,按揭成數一般較高,當中以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所佔比例較大。他強調,按揭保險計劃對申請人的還款能力有嚴謹要求,包括以50%為上限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亦須符合銀行壓力測試,如果要敘造超過八成樓價的按揭保險,更設有額外要求。
政府plan好心做壞事
有傳媒訪問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去年樓價出現顯著調整,再加上不少人在早年樓市暢旺時以「林鄭Plan」、「波叔Plan」入市,最高可造9成按揭,所以基本上高成數客戶的物業都成為負資產,因此負資產個案亦有所急增。
尤其是2019年10月,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宣布放寬按揭保險計劃門檻,讓800萬元以下和1,000萬元以下物業分別可借取9成和8成按揭,該措施被市場稱為「林鄭plan」。當時本港樓市仍處高位,特首此舉原意為協助市民上車,惟「借到盡」總會有風險。
舉例說,若有人在2019年底至2021年初樓市高位選擇「林鄭plan」,「借盡9成」購買700萬至800萬元物業,現在極可能已經變成負資產,淪為樓市「中伏」苦主。至於「借八成」購買900萬至1000萬元物業的業主,恐亦在「正負」邊緣浮游,難以安枕。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