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近日發出嚴厲警告,指黃金價格在10月8日衝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可能是2026年美國爆發債務危機的先兆,情況或比2008年金融海嘯更加嚴重,但華爾街對警告訊號竟然視而不見!
Table of Contents
💥佢一個叻過晒成條華爾街?
這位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兼全球策略師,一直以來亦是黃金的大友好。他在社交平台X上表達憂慮,認為目前的市場狀況與2007年次貸危機前夕極為相似。希夫回憶道,當年他已多次就次貸市場問題發出警告,但華爾街幾乎無人理會,結果翌年便爆發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
希夫強調,華爾街現時表現出的自滿態度,與十多年前如出一轍。他預測2025年金價的急升走勢,很可能預示著明年將出現美元及主權債務危機,屆時的破壞力將令2008年的金融風暴相形見絀。然而正如2007年的情況一樣,華爾街依然對這些警告信號視而不見。
💥簡介一下金價升的原因
黃金在10月8日單日暴升1.44%,收報每盎司4041.57美元,盤中更一度觸及4059.26美元的歷史新高。希夫正是在金價創出新紀錄後數小時內發出上述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自美國政府在10月1日停擺以來,黃金價格已累升超過4%。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政治僵局暫時未見緩解跡象,政府停擺狀況預料會持續,這種不明朗因素可能繼續推高金價,令其有機會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已累計上漲約52%,背後推動因素眾多,包括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各國央行大舉購金、交易所買賣基金資金流入增加、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減息,以及與貿易關稅相關的經濟不確定性等。
💥儲金反映信唔過經濟
市場上對即將來臨的金融危機關注度日益提升,不少分析師擔心其嚴重程度可能超越2008年的金融海嘯。愈來愈多批評聲音指出,當前市場環境呈現危險的泡沫特徵,特別是科技及人工智能板塊的估值已升至極高水平。
這些批評者認為,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已脫離基本面支撐,造就了一個脆弱的市場環境,隨時可能面臨劇烈調整。在這種背景下,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地位更加突出,其價格走勢也成為觀察經濟前景的重要指標。
(聲明:上述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而作出投資決定。)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