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火山即將噴發? 黃金死忠Peter Schiff籲黃金結合區塊鏈技術 全球經濟邁向「新金本位」

美國債務火山即將噴發? 黃金死忠Peter Schiff籲黃金結合區塊鏈技術 全球經濟邁向「新金本位」
美國債務火山即將噴發? 黃金死忠Peter Schiff籲黃金結合區塊鏈技術 全球經濟邁向「新金本位」

在一個美元信用搖晃、債務高牆壓頂的年代,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這位長年「黃金死忠」的老派經濟學者,再度把警鐘敲得震耳。他在 ThreadGuy 的節目上直指,美國主權債務的裂縫已蔓延成深谷,後果恐比2008更猛烈;若全球貨幣秩序真的走到改朝換代,黃金將重返舞台中央,黃金有需要徹底數位化,演變成嶄新的「新金本位經濟」,而美元神話則可能黯然謝幕。

💥比特幣仍處於講故事階段?

希夫的身段一直惹爭議:口口聲聲唱衰比特幣15年,被視為「黃金死忠」,卻在現在想把金磚搬上鏈,黃金數位化,引來幣圈側目。幣安創辦人CZ更表示,他與希夫計劃在迪拜正面交鋒,上演「黃金對比特幣」之辯,來一場經濟需要的到底是比特幣還是黃金的大辯論。

希夫在 ThreadGuy 訪談中,他把比特幣的價值基礎批得體無完膚:在他看來,這玩意兒站在投機與行銷的沙丘上,缺乏可供落地的內在用途;支持者對黃金的貶損,不過是為一項「不能做任何實事」的代碼化妝。他的邏輯並不花巧——價值要能被使用與信任,而非只靠「講故事」支撐。

💥歸根究底:美債難以解決

他真正焦慮的是美元背後那座債務火山。與金融海嘯不同,今次的問題源自美國國債結構本身越來越不可持續:期限偏短、利率敏感,一旦利率回到雙位數,單是利息開支就可能飆至四萬億美元,政府如何支撐?更遑論還本。

希夫斷言,全球投資者正在對美國償債能力失去耐性,聯儲局靠「印票」滅火的老招也難再奏效。結果極可能是美元的長期、結構性走弱,各國央行減持美元、增持黃金,世界逐步告別美元標準。

💥區塊鏈技術結合黃金

這並非純粹玩復古。希夫眼中的「新金本位」,其鑰匙在技術:把黃金數位化、上鏈、可追蹤且即時轉移,讓它同時具備支付與儲值功能,成為貨幣體系的新錨。相較美元穩定幣,他認為金本位代幣的抗通脹屬性更扎實——因為基礎貨幣本身不穩定,再包裝也徒然。

他的危機敘事毫不含糊:未來幾年可能迎來的風浪不止是債務問題,更是貨幣信任的大考。高債、高通脹的框架把聯儲局鎖在兩難中:加息,經濟折骨;不加,通脹失控。走到盡頭,連主權債務違約的陰影也並非天方夜譚。

💥撥身家5%至20% 退休財自無難度?

說到落地操作,他給年輕投資者的建議直接而傳統:資產中撥出一截(約5%至20%)押注黃金,外加能抗通脹的優質股票;手頭緊的,先買實銀或把生活必需品備好。他對加密的忠告也一以貫之:持有者應趁早換一部分成金銀,因為比特幣的價格來自不斷有新買家進場,當增量枯竭,泡沫自然坍塌,遲來者多半成了最後的接棒人。

希夫對傳統媒體亦不留情面。他認為主流財經平台受廣告與機構話語牽引,忽略獨立分析,因此他在大型電視台已鮮有出場。下一場金融風暴,反而可能把權威的牌匾打碎,促成獨立媒體的抬頭——觀眾會發現,過去聽到的不一定是全貌,而是贊助商願意你聽到的部分。

把所有線索串在一起,希夫的劇本簡潔而尖銳:財赤擴大、通脹未退、金價穿高,美元的信用正在被一點一點地試探。多年被幣圈視為「反指標」的他,也許不會贏得滿場掌聲,但他押注黃金迴歸的論述,正逢其時地被市場重新傾聽。

對香港的讀者而言,更關鍵的是讀懂其中的底層邏輯:在不確定加深的世界裡,什麼才是能真正守住價值的資產與制度。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


上一篇文章料全美今年裁員100萬 亞馬遜高調裁員3萬人啟示錄:中低層白領即將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