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歐盟最叻阻人做生意

歐盟最叻阻人做生意

Adobe(ADBE)和Figma週一表示,由於全球監管阻力不斷增加,雙方同意終止價值200億美元的合併案。兩家公司在聲明中指出,儘管兩家公司仍然相信合併的優點,但他們認為沒有明確的途徑獲得歐盟委員會和英國監管機構的批準,兩家公司已簽署終止協議,Adobe將會向Figma支付先前商定的10億美元交易終止費。
USDT=數字美元?Tether CEO:協助擴大美元的全球霸權

USDT=數字美元?Tether CEO:協助擴大美元的全球霸權

泰達幣(Tether)一直以來是交易頻率及數額最高的穩定幣,如果沒有它,大部分的加密貨幣交易會變得更迂迴,可說是在加密貨幣中「大到不能倒」。日前有傳媒報道,Tether截至12月9日,主動凍結41個與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特別指定國民名單(SDN)相關的加密錢包。Tether表示與美國合作是防範USDT被濫用,但外界認為此舉是Thether是向美國政府投誠。至於Tether高層亦不違言,Tether旗下的USDT有助擴大美元的全球霸權。
2019牛市重臨|內地發布《區塊鏈白皮書》預示中國重投加密市場?

2019牛市重臨|內地發布《區塊鏈白皮書》預示中國重投加密市場?

中國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以來,內地人無法光明正大地進行加密貨幣交易,領先全球的區塊鏈產業一度被打斷。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近發佈了2023年《區塊鏈白皮書》,表示中國區塊鏈產業格局穩定,還提到香港在Web3和虛擬資產的發展。鑑於2018年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以接近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包括《三問區塊鏈》的交章,結果翌年幣圈迎來牛市,惟2021年內地又禁止虛擬貨幣結算,幣價才由盛轉衰。有意見認為,今次的白皮書,可能預示中國或轉風向,將大舉發展區塊鏈及加密貨幣。
穩定幣交易破5萬億美元 分析師料遲早取代VISA 成支付龍頭

穩定幣交易破5萬億美元 分析師料遲早取代VISA 成支付龍頭

上星期,加密資產管理公司Bitwise的研究分析師Ryan Rasmussen,提出了對2024年加密行業的10大樂觀展望。他表示,穩定幣行業發展勢頭極好,交易量已經超過5萬億美元,並預測明年將超越Visa,成為交易量最大的支付平台。他還預測比特幣的價格將升至8萬美元,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大牛市。
中東主權基金將突破78萬億 成香港肥豬肉盼家族辦公室落戶

中東主權基金將突破78萬億 成香港肥豬肉盼家族辦公室落戶

香港力爭全球家族辦公室落戶,中東富豪家族為是主要目標。香港以前主要吸引內地富豪家族,現在要諗計吸引中東人。政府早前提出,在2025年底前要吸引不少於200個家族辦公室來港的目標,將有適當比例來自中東地區。
全球經濟東西分裂 IMF警告:全球GDP恐損7%

全球經濟東西分裂 IMF警告:全球GDP恐損7%

有基金組織指,中美兩國關係緊張以及俄烏戰爭,導致主要經濟強國形成兩大陣營,對全球貿易環境構成嚴重打擊,經濟碎片化導致全球經濟產值損失2.5至7%。縱使沒有迹象顯示全球化廣泛地倒退,但隨著地緣經濟碎片化日益成為現實,斷層線正在出現。情況若持續惡化,最終可能導致新冷戰正式爆發。
薩爾瓦多預期籌78億 或推全球首個區塊鏈國債

薩爾瓦多預期籌78億 或推全球首個區塊鏈國債

全球首個列Bitcoin為法定貨幣的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公布,醞釀已久的Volcano Bond已獲監管批准,將於明年首季進行。有關債券規模早前曾預期籌集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將在全球十大虛擬資產平台的Bitfinex發行,其收益預計用來資助建設由火山供應能源的Bitcoin City。
湯文亮轉行炒幣賺千萬 2800萬轉定期月收11萬息 惹非法出金疑雲

湯文亮轉行炒幣賺千萬 2800萬轉定期月收11萬息 惹非法出金疑雲

近日紀惠集團行政總裁及副主席湯文亮在Facebook分享,自己投資Bitcoin大賺逾1,000萬元,並已轉出盈利做定存賺取利息收入收取5%年利率,每月約有11萬港元利息收入。但有關帖文發出後,卻引來幣圈及網民質疑到底如何合法出金。
富途料恒指明年Q1下試14000點

富途料恒指明年Q1下試14000點

港股準備迎接第四年下跌,為歷史上首次。市場悲觀情緒難以快速扭轉,明年首季港股仍有下試可能。若跌破上年極點底位14,597點,恐怕下試更低水平。有預計指,港股全年波幅約5,100點至7,300點,按此推算,恒指最低見14,000點,最高見21,000點。
「中國風險已大於機會」外資六季撤1.25萬億元

「中國風險已大於機會」外資六季撤1.25萬億元

中國自疫情後重新開放以來,經濟反彈力度並非如預期般強勁,而內房危機亦成為大眾的焦點。中國上季除FDI走資,外商亦連續6個季度從中撤走約1,600億美元(約1.25萬億港元)資金,而過往外商普遍會將資金留於境內再投資,但有指現在中國風險已大於機會,外資才削減對中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