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工作將不需人類 蓋茨:教師醫生被AI取代
科技巨擘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近期發表重要預測,認為在未來十年內,人工智能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大部分現有工作將被AI取代,連教師同醫生都會被取代,同時也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但運動員則由人類「永遠保持重要地位」,因為「觀眾並不想看機器人打棒球」。
內地黑心企業回收M巾二次銷售 每噸轉手賺¥8000 網民向雷軍要求小米整M巾
山東一家企業被揭發非法回收及重新包裝衛生用品次貨進行銷售,涉及多個知名品牌的紙尿片和衛生巾,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當地政府已迅速介入調查。內地網民紛紛到小米創辦人雷軍的微博留言,希望小米可以生產衛生巾,確保產品價廉物美。
歷年賺80億美元 Pokemon Go易主 沙特插旗手遊業
全球知名手遊「Pokemon Go」即將易主,開發商Niantic以35億美元將遊戲業務售予沙特金市力撐的美國遊戲公司Scopely,外界認為此舉反映沙特有意大搞手遊製作,在電競市場上插旗。
關稅戰惡晒 美玩具公司40%產能撤離中國
美國玩具業正面臨重大轉變,沃爾瑪(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主要供應商MGA Entertainment宣布,將大幅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計劃在半年內將40%的生產線遷移至東南亞國家,此舉反映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對全球供應鏈的深遠影響。
特朗普白宮買車撐馬斯克 強調破壞Tesla設施 = 恐怖主義 TSLA升7.59%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Tesla CEO馬斯克在白宮南草坪上,特朗普高調買Tesla汽車,以實際行動支持因參政議題而遭遇抗議的馬斯克。特朗普不僅親自選購了一輛紅色Model S,更嚴厲警告那些破壞Tesla設施的示威者涉及恐怖主義。
金融時報調查:特朗普迷因幣$TRUMP 成功割27億元韭菜
根據《金融時報》最新調查,特朗普透過發行迷因幣$TRUMP至少獲利3.5億美元(約27.2億港元),引發嚴重的利益衝突爭議,且有割散戶韭菜之嫌。
幣圈都知SOL其實好詭
調查顯示,在今年一月$TRUMP推出後的短短三週內,項目營運方就透過代幣銷售獲得3.5億美元收益。這筆收入主要來自兩個管道:直接出售代幣獲得的3.14億美元,以及3600萬美元的交易手續費。這些交易都發生在Solana區塊鏈平台上,並可能還包括在幣安等其他交易所的額外收入。
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Tim Massad對此提出嚴厲批評,認為這種行為嚴重違反總統職務道德。專家們擔憂,這種加密代幣的銷售可能成為向總統輸送匿名捐款的管道,同時也在利用散戶投資者。
炒幣家族
根據項目網站Gettrumpmemes.com的說明,代幣的80%所有權由特朗普集團旗下的CIC Digital LLC和特拉華州的Fight Fight Fight LLC共同持有。雖然網站聲稱獲得特朗普的官方認可,但強調銷售並非由特朗普本人或其集團直接操作。
在技術層面,項目初期鑄造了10億枚$TRUMP,首批發行2億枚,其中約1.58億枚投入流動性池供交易。分析顯示,運營方後來將2.91億美元的USDC穩定幣注入另一個流動性池,試圖維持市場穩定。
買賣價一覽
儘管$TRUMP一度飆升至75美元高點,但《金融時報》分析發現,大部分代幣都在價格達到1.05美元前就已售出。目前代幣價格已跌至約13美元,較高點暴跌82%。特朗普相關帳戶持有的8.31億枚代幣,名義價值仍達10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TRUMP價格開始下跌時,營運團隊曾投入100萬美元,以每枚33.23美元的價格回購代幣,試圖穩定價格。加密貨幣分析專家維曼指出,這是業界常見的價格維護手法。
這個案例也引發了連鎖效應,不僅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隨後推出了自己的代幣$MELANIA,更催生了700多種模仿代幣。這種現象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投機本質,以及政商界人士利用數位資產謀利的新趨勢。
(聲明:上述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而作出投資決定。)
馬斯克身家三個月跌千億美元 等同首十富豪總身家
全球首富馬斯克因特斯拉股價大幅下跌,導致個人財富較2023年底縮水超過121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第十富豪、前微軟CEO的總資產。儘管如此,他仍穩坐全球首富寶座,領先第二名朱克伯格逾1200億美元。這次財富縮水主要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凸顯了特斯拉在全球貿易環境中的脆弱性。
淘寶同款賣$1 Balenciaga $2600髮夾沽清 為何潮童愛交智商稅?
Balenciaga全新產品再次引發爭議,推出一款售價高達2600元的基本款髮夾,與市面上1元的普通髮夾幾乎完全相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被諷刺買家無疑需付大筆「智商稅」。
撼贏麥當勞KFC 蜜雪冰城分店4.5萬間全球最多 上市四日股價升七成
中國連鎖飲品品牌蜜雪冰城(2097)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後表現亮眼,短短四天股價已飆升七成,同時憑藉其遍布亞澳的4.5萬家門店,一舉超越麥當勞和星巴克,躍升為全球最大連鎖餐飲企業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