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面對三大經濟問題:1.房地產供需失衡,樓市面臨爆破危機 2. 少子化伴隨人口老化 3.地方債務難以解決。中國一直以來通過發展基建及不斷開工廠,令經濟迅速增長,但近期發展放緩,繼而促使GDP增長減速。《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專家分析及數據指出,如果中國增長持續放緩,可能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Table of Contents
西降都好 東升唔起
中國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經體這一命題,令人覺得世界終於出現「東升西降」,但《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中國打後多年的GDP增長率,下調至不到4%;英國倫敦的「資本經濟學」(Capital Economics)機構更大膽預測,中國2030年GDP增長將跌至2%左右,無法由中等收入國家晉升為高收入國家,遑論超越美國成最大經濟體。
報道提到,中國一直以來靠舉債及提振樓市來實現經濟增長,但疫情過後,大家見不到預期的經濟反彈,相反樓市出現爆破危機,全國經濟受恒大及碧桂園等房企牽連,加上歐美各國對中國產品需求大減,製造業出現萎縮,出口下跌,中國的負債或出現無法支撐的局面。另外,中國將暫停公布高企的青年失業率,亦反映未來經濟不樂觀。
同90年代日本一樣?
無可否認,中國需要一劑特效藥來提振經濟,但換個角度來看,報道提到,經濟學家認為,如果經濟政策效用不足,民營企業風險不退的話,就會坐實經濟發展停頓的現實;中國經濟增長將如90人代的日本一樣停滯不前,但中國情況更差,因為中國至今仍未躋身高收入國家之列,即有陷入經濟發展停頓及通縮的危機。
中國2022年人均收入來到1萬2850美元,還不到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最低門檻值的1萬3845元。
大白象與債務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之所以繁盛了40年,主要是憑藉國內基建及房產發展,由2008年至2021年每年佔全國GDP的44%,高過全球平均值的25%、美國的20%。惟現時中國住宅空置率高達五分一;基建上,如海南省丹州高鐵站斥資550萬美元興建,卻因需求量稀少從未投入使用。中國處處大白象工程,為日後經濟增長埋下隱憂。
一直以來,都有分析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實現GDP增長來向中央交功課,往往都會依賴借貸來進行基建建設。一方面如上述提到大白象工程面臨實際需求不足,另一邊廂又會令地方政府債務急升。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的總債務(包括地方政府與國企)已攀升至GDP的近300%,這個數字在10年前只有不到200%,數字已超越另一債務強國美國。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統計,在北京對地方的舉債管制下,地方政府只能依靠資產負債表外的融資平台進行融資,其債務規模預估今年將超過9兆美元。
還看幾大板塊
當然,中國經濟都有耍家之處,如電動車、半導體、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板塊發現勢頭不錯,有部分民企實力更是領先全球,經濟學家都不會懷疑中國在這些行業的實力,但考慮到要拉起全國經濟,兼且創造足夠就業機會給一畢業就失業的年輕人,中國仍需繼續努力。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