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十件大事回顧「香港篇」】

香港篇

除了「國際經濟」外,關於「香港現況」的「香港篇」2021年大事回顧,與香港人息息相關,切勿錯過!

【第①⓪位】疫苗引致滿城風雨 政府為谷針超創意

大事回顧第10位 疫苗

新冠肺炎自2020年在香港爆發後,已伴港人渡過漫長的兩年。由昔日各國趕急研製疫苗,到現今疫苗終於誕生,卻因實際效用成疑及死亡個案而引起「打與不打」的激烈討論,再引伸至政府一系列「谷針」措施。打針到底是有助消除對感染病毒的擔憂,還是成為掣肘市民自由的工具?

截至11月尾,衞生署共接獲6,437宗接種新冠疫苗(包括科興及復必泰)後的異常事件報告,而死亡個案亦增至49宗。雖然衞生署指出35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但數字仍然大大打擊市民對疫苗的信心,擔受會成為下一個打針後面癱的不幸人士。

當疫苗效用成疑之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繼續大力「谷針」,規定醫管局、公務員、學校教職員及院舍員工若不打針就要每兩星期自費檢測,娛樂場所如酒吧、夜總會、卡拉OK想重開,員工或顧客必須接種疫苗。為呼籲市民接種第三針,林鄭更發表「據我了解,抗體唔係話數字愈高就愈巴閉」的偉大言論。商界也與政府連成一線,長江、信和、華人置業集團紛紛推出「打針抽樓」計劃,利用樓盤催谷市民打針。

現時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及迅速蔓延,政府再次有理由宣傳打針措施。打第三針,到時仲有無得「要唔要,由我揀」?

【第⑨位】$5000電子消費券 慘變擾民之舉?

大事回顧第9位 消費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發表《2021-22財政預算案》時公布,向合資格人士派發$5,000電子消費券,並在2021年8月1日分批發放消費券。至消費券推出後,各界持有不同聲音。到底電子消費券是推動經濟復甦,抑或係是擾民之舉?

在擬備消費券計劃預算時,政府預留約6億作行政開支。當中支付四大電子支付營辦商費用高達1.08億元。除了向電子平台支付外,其他行政開支如:委托承辦商處理資料輸入及核對事宜,合共1,200萬元。至於消費券計劃一站式查詢服務,涉及公帑2,239萬元。此外,當市民成功登記及獲派消費券後,收到的確認短訊成本$0.25,保守估計總花費已逾519萬元。

比對在2011年,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派錢 6,000 元,當時的行政費約 2.06 億元,人均行政費用約為 33.7 元。今次電子消費券計劃的人均行政費卻高達 84.7 元。

是次計劃利用四大支付平台派錢,有別於以往做法。申請者可以網上或書面進行登記。隨著首批消費券發放,約50萬份因資料有誤或重覆登記等原因而申請不獲處理。大批長者只好在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排隊補交資料,高峰期人數達數百人。

【第⑧位】打風無阻港交所運作? 網民鬧爆天文台!

大事回顧第8位 打風

近日本港受到雷伊影響,令氣溫下降。熱帶氣旋風球雷伊令香港事隔47年再次12月掛波。對於「打風」相信各位打工仔都唔會唔記得今年嘅圓規!每次掛波,市民都抱怨天文台安排混亂,更有聲音指天文台是以港交所運作為大前提來決定是否掛「八號波」。到底真相是如此嗎?

在2021年10月,強烈熱帶風暴圓規逼近本港。當時,天文台在中午預告考慮下午4時至6時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豈料,大批網民湧入天文台Facebook留言,批評天文台發出信號時間接近放工時間,有關安排會造成交通混亂,更有聲音指天文台安排下午4時至6時掛波是配合港股收市時間。最後,圓規在2021年10月12日下午5時20分懸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維持了23小時20分鐘,並在10月13日下午4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天文台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自然掛波時間要配合港交所。及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回應有關指控,他聲稱雖然天文台隸屬商經局,但他沒有參與天文台科學決定,天文台作任何天氣警告時亦沒有考慮經濟及商業因素。有媒體翻查數據,過去40次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當中有23次會影響到港股開市收市,更認為天文台發出信號與港股交易時段沒有太大關係。

【第⑦位】事隔25年 香港運動員奧運再奪佳績

大事回顧第7位 奧運

四年一度奧運會因受疫情影響延後一年,終於今年在東京順利舉行。是次奧運,香港派出28女18男,一共46名運動員,參與13項運動。相信大家除了對賽事「肉緊」外,不少奧運相關的新聞亦是同樣「肉緊」!讓我們一起重溫奧運內與外的重點事件吧!

香港隊歷史性贏得1金2銀3銅共6面獎牌。金牌得主是在男子個人花劍贏得冠軍的張家朗;兩面銀牌得主是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先後贏得女子100米及200米自由泳銀牌,更成為首位在一屆奧運中贏得兩面獎牌的運動員;銅牌得主則有空手道代表劉慕裳丶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以及乒乓女團蘇慧音和杜凱琹各奪銅牌。

張家朗在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奪得金牌後,有網民發現林大輝在2018年曾向林大輝中學畢業生許下承諾,只要其中有人獲得奧運獎牌,他就會「包得獎者成為業主」。於是,網民發起攻勢,叫林大輝「找數」。事後林大輝做出回應,指事件是「以訛傳訛」,並澄清當時的承諾是基於「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的五百萬獎金,再加林大輝中學基金會的二百五十萬元獎金。此筆獎金合共七百五十萬,認為「加埋應該足夠你做到業主」。但對於七百五十萬能否在香港置業,林大輝認為「雖然香港樓價貴,但可以買到樓」。

以8號種子身份出戰奧運男單的伍家朗,首戰出線後,卻遭民建聯成員穆家駿及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批評,指他身穿全黑及無印上區旗的球衣作賽。伍家朗隨後撰文回應事件,表示自己沒有球衣贊助,不能私自印區旗在衣服上,並強調一直為代表香港比賽自豪。及後,伍家朗穿上由香港代表團隊衣贊助商提供的綠白色球衣上陣,但新球衣令他發揮有所影響,再加上連日來的爭議,令他水準有所影響,最終在小組賽止步。

【第⑥位】國安法引發新移民潮 連帶退學潮恐出現人才斷層

大事回顧第6位 移民潮

「走先喇,係咁先喇,下次再玩吖~」 在2021下半年傳到街知巷聞,歌詞來自MC $oHo & KidNey(蘇致豪及許賢)創作的《係咁先啦》,兩人曾接受BBC News訪問表示,《係咁先啦》一曲其實是帶有香港移民潮的隱喻;而《港區國安法》在去年生效後,移民潮情況便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天,移民潮仍未有放緩跡象,同時連帶引發退學潮,人才逐漸流失恐現斷層現象。

「你會唔會移民」由上年起已成了不少人的討論話題,即使要面對外地置業困難、犧牲在香港擁有的社會地位,仍有大量市民因對香港未來擔憂而選擇遠走高飛。入境事務處數字顯示,過去一年移民的香港居民將近11萬人,約佔香港750萬總人口約1.45%,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更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移民聖地。

移民潮觸發大量學生流失,過去2020/21學年的退學人數較上年度驟升 1.7 倍至 4,460 人,平均每校有 32 名學生退學,當中近 6 成人離港。當中傳統名校如聖若瑟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皇仁書院退學率分別高達 12.70%、8.40%和近 6%,同時因移民而離職的教師也大幅飊升,情況嚴峻。有家長表示香港局勢急速惡化、學術自由倒退,為避免下一代接受洗腦教育,只能移民出走。

有校長預計新移民潮至少再持續3年,因此未來將有更多學校面臨縮班殺校問題。當人口結構性下降日益嚴重,師生紛紛遷出香港,恐怕未來社會出現人才斷層👥,到時政府會唔會又係大灣區輸入人才黎亡羊補牢?

【第⑤位】試當真一週年開騷 荷蘭式拍賣兼自由定價換財源

大事回顧第5位 試當真

由游學修、許賢及蘇致豪創辦的YouTube channel 「試當真」,今年8月宣佈於九展舉辦Live show——《試當真一週年現場版》(暫名)。表演打破傳統售票形式,採用類似「荷蘭式拍賣」的方法售票,並讓有課金的頻道會員自由定價購買紀念品,以破格手法打擊黃牛黨,成為一時熱話。

試當真成軍一年多,以仿紀錄片、演繹網上討論區內容等無厘頭風格為其特色,當時游學修稱是次售票是一場「社會實驗」——票價全場劃一,由最高價一萬元每24小時下降至最低價十元,讓觀眾按個人意願在心水價錢入手。售票首日$10,000價位已賣出13張,即使是$2,000和$1,000的高價也分別賣出61張和1,550張,5日內門票已迅速售罄,有網民估計總收入高達541.56萬元。而紀念品如T恤、毛巾、YES! Card也供「認真毛」會員在表演當日自由定價入手,放膽讓粉絲「搞到試當真血本無歸」。

試當真的影片雖然一直「上唔到熱門」,但以一萬元起價不斷下降的方式,營造減價下物超所值的錯覺,成功捉到觀眾心理換來大筆收入。唔知修哥下年會有咩新搞作繼續「認真試下,試下認真」?

【第④位】國安法空降挫外資信心 立法會華麗變身一言堂

大事回顧第4位 國安法

《港區國安法》自去年6月30日生效,針對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以及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四類行為。這條模糊無形的紅線一年間逐步滲入社會各方面,由電影、出版、傳媒到教育、商界、政治派別,均經歷了寒蟬效應泛起的漣漪。

早前12月19日就舉辦了國安法實施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改制之後投票氣象「煥然一新」,共135萬名選民投票,投票率30.2%,創出回歸以來的新低。90席議席中,89席全部由「愛國者」建制派人士奪得,非建制派僅由狄志遠奪得一席,的確如梁君彥所形容般「五光十色」。

商界同樣受波及,美國不再保證與香港的雙邊關係、獨立關稅區身份及自由兌換貨幣等待遇,打擊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加上國安法並未對「外部勢力」作出明確定義,在港的外資均擔心有機會觸犯法律,投資信心大減,更有三成美國企業慮撤資或將生意遷離香港。

不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繼續宣揚「信政府唔怕」精神,揚言國安法只是用來懲治「一些違反國家安全的人」,不認為它影響絶大部份市民的自由。當然啦,國安法實施後成11萬人移民外國,應該都係巧合姐……

【第③位】政治風波下 各工會相繼宣布解散

大事回顧第3位 教協

經歷反修例運動及國安法,令香港政治環境變得不穩。除了移民潮再現,更有不少工會在今年相繼宣布解散,當中包括有近50年歷史的教協。到底工會的解散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抑或是另有原因?讓我們再重溫工會解散事件!

自實施《國安法》後,過去一年向不同泛民主派組織和人士採取行動,當中拘捕不少工會成員。而在今年8月,有近50年歷史的教協宣布解散。作為香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解散,消息一出令外界對香港的政治環境有所憂慮,更擔憂工人權益無法得以保障。繼教協倒下後,觸發「骨牌效應」,屹立香港19年的民間人權陣線及擁有31年歷史的職工盟亦相繼倒下。

在前年的反修例運動中,香港一度牽起工會登記熱潮。可是,隨政治環境改變,工會解散潮早已捲起。單單在上半年,已有23間工會申請撤銷登記。相比去年只有2宗撤銷登記申請,今年增幅近11倍。此外,今年勞工處只有9宗新工會申請,較去年的4,289宗,出現大幅度下跌。

【第②位】MIRROR爆紅率領本土追星潮 榮登廣告界寵兒創熱話

大事回顧第2位 Mirror

出道三年的MIRROR今年衝上人氣高峰,由年初於叱咤樂壇頒獎典禮橫掃6個大獎,5月於九展舉行一連六場演唱會,到7月成員Anson Lo與Edan主演的《大叔的愛》引起熱烈反應,下半年MIRROR成員繼續密密接代言並推出不同新曲。雖然有很多人不理解MIRROR冒起的原因,但MIRROR成員這一年來的大豐收確實是不容忽視的。

MIRROR不但以香港久違的男子偶像組合打響名堂,更重燃了香港粉絲追本土歌星的熱潮。為慶祝人氣成員姜濤的生日,粉絲們豪花50萬元包起電車車身廣告打造「姜濤號」;教主Anson Lo生日時同樣收到尖沙咀天星碼頭外的大型廣告板作為祝福,成為一時熱話。當12子聚集起來出席商場活動時,動輒便吸引數千名粉絲撐場令場地水泄不通。

要數2021年的廣告紅人絕對少不了MIRROR,單是上半年MIRROR已拍了超過70個廣告,佔整個市場的7成之多。下至麥當勞、譚仔米線、戶戶送,上至Dior、BVLGARI,通通由MIRROR成員包辦,其中Anson Lo、Anson Kong和 Ian 代言的Calvin Klein內褲廣告更轟動了一眾粉絲。

MIRROR今年強勢席捲全香港,掀起換閃卡風潮、促成了「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成立,最近再推出新團歌《12》送給「鏡粉」們作聖誕禮物。到底這一年的耕耘能否讓MIRROR嬴得更多樂壇大獎?這就要大家拭目以待了。

【第①位】又一時代終結 蘋果日報宣布停辦

大事回顧第1位 蘋果日報

2021年相繼不少公司丶團體受疫情或政治因素而倒閉。當中以蘋果日報停刊消息最為港人所震撼。《蘋果》多番被國安搜查,更遭被停牌。最後在6月23號晚上,壹傳媒宣布結束長達26年的營運,大批市民前往將軍澳送別《蘋果》。在6月24日最後一期報紙印刷逾100萬份,被市民一掃而空。

隨國安法落實,壹傳媒 (282) 旗下《蘋果日報》多次被國安搜查。在今年6月17日警方國安處再次派出近五百名警員大肆搜查《蘋果日報》大樓,並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拘捕5名《蘋果》重要員工。3間與《蘋果日報》相關公司資產被凍結,金額高達1,800萬。隨後,壹傳媒 (282) 因無法提交財務資料遭到停牌。

《蘋果日報》在1995年6月20日由黎智英所創立。創報廣告更由黎智英本人擔任主角,以「每日一蘋果,冇人呃到我」為創刊口號。成立初期面臨97回歸限期,但他堅持開辦《蘋果》,目的是要做一份屬於香港人的報紙。隨著香港政治氣氛越漸緊張,作為第四權的新聞媒體更受影響。在2019年中文大學所做的傳媒公信力調查中,整體香港市民對大部分媒體的公信力下降,只有《蘋果》上升,成為本港第三高的報章。可惜《蘋果》在本年6月23日宣布午夜後即時停止運作,結束長達26年的營運。

WavingCat提供即時全面的樓市、移民、置業、財經、加密貨幣、獨家優惠資訊。無論你係投資新手定係資產管理大師,WavingCat都會幫你捉緊錢途。

Follow我們 Social Channel 得到最新資訊 : IG: wavingcat.hk FB: WavingCat招財貓


上一篇文章【元宇宙又踩過界 虛擬時裝週即將誕生】
下一篇文章【別讓人才跑了!! Apple發放巨額獎金防挖角】